2024年7月8日的資安新聞展現了產業、技術與政府之間越來越多元的互動與挑戰。在國內外資安領域,從防護力量的加強到勒索軟體與殭屍網路病毒的多面進攻,再到網路詐騙及信用卡側錄工具的新變種,均呈現出資安環境日益複雜與風險多變的現況。

首先,在人才培育方面,資安院攜手國內知名大學-政治大學,著力培育金融資安專業人才,以強化金融體系的防護能力。此舉反映出政府與學術界對於安全防護量能提升的迫切需求。金融業作為資安攻防的重要目標之一,面臨資金交易、個人資料安全及支付體系風險等多重挑戰,透過雙方合作,不僅有助於人才的專業技術培訓,也能夠加速研發具體防禦措施,進一步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資安風險。專家認為,此類跨界合作模式將成為未來資安防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意味著在政策、技術及教育各層面都必須持續投入資源,達到共創安全的目標。

除了產業人才部份,今天的資安新聞亦披露了不同型態的攻擊案例與趨勢。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勒索軟體Eldorado近期瞄準Windows與Linux系統以及虛擬化平臺VMware ESXi,進行多層次攻擊。這些行動顯示未來的勒索攻擊手法將更具有針對性與混合性攻擊特徵。傳統上,大部分勒索軟體通常側重於單一系統,但現在攻擊者則嘗試跨足不同作業環境,利用各種漏洞對目標發動攻擊。此舉不僅擴大了攻擊面,也使資安防護人員在補上各個系統漏洞、防範多樣性攻擊策略上面臨更大挑戰。資安專家提醒企業與公共單位,必須定期對作業系統及虛擬化平臺進行安全性檢測與漏洞修補,並實施多層次的防護措施,以降低系統受到勒索攻擊的風險。

網路上出現的新型攻擊工具也備受關注。針對WordPress、Magento、OpenCart等常見CMS平台,駭客近期利用一款名為Caesar Cipher Skimmer的信用卡側錄工具,實施針對性盜刷攻擊。這款工具專門攻擊電商網站和個資豐富的平台,藉由竊取使用者信用卡資訊進行詐騙。與此同時,攻擊者也在不斷改良技術,以令其工具能夠繞過安全防護措施和監控系統。業界分析指出,由於許多網站仍存在版本更新不及時或防護機制薄弱的問題,成為駭客眼中的“香餌”。因此,網站營運者除了需要定期更新平台與插件,還應透過多層次防護措施,例如網路應用防火牆(WAF)及即時異常監控系統,加強整體資訊環境的安全性。

此外,專攻Linux系統的殭屍網路病毒Zergeca也浮上檯面。在近期的一次資安事件中,資安公司成功攔截到加殼惡意程式,並由後續有專家透過VirusTotal進行測試與資料共享。該病毒專門利用Linux系統的弱點,以殭屍網路的形式大量入侵並形成攻擊聯盟。一旦感染,受影響設備便被用於發動大規模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或其他非法活動。專家強調,對於企業與個人用戶而言,不論是Windows、Linux或其他操作系統,皆需保持警覺並更新最新安全補丁,防止惡意程式趁虛而入。

本週的資安週報也回顧了7月初至7月5日間的多起資安事件,從大規模駭客儲存庫洩露近百億組密碼的震撼消息,到多起針對企業系統及工業控制系統(OT)的攻擊事件,皆引發業界對於資安防禦的廣泛討論。資料洩露事件更突顯出在資安史上,駭客透過公開洩露敏感資料以試圖取得社會廣泛關注與破壞秩序的手法,提醒企業需要盡快進行密碼管理及加強內部安全教育,並學習包括多因素驗證、端點保護及行為異常檢測在內的綜合防盜措施。

另有來自Fortinet的報告指出,2024年OT與網路資安現況調查顯示,隨著資安攻擊頻率及手法日新月異,企業在面對工業控制系統與網路資安威脅時,應更加謹慎與前瞻性地部署防護措施。調查結果顯示,不少單位在資訊技術(IT)與營運技術(OT)的整合防護上尚存盲點,這使得跨域攻擊成為潛在風險。專家呼籲,針對目前快速變化的攻擊手法,企業務必配置專業的資安團隊,並與政府、廠商及學術界加強協調,以形成更高效的聯防體系。

另外,在政經與國安領域,也有消息指出,國安局針對車輛監控設備議題展開最新規範,要求外國進入的車輛必須關閉非中製行車紀錄器功能,此舉旨在杜絕安全監控資料可能遭外部竊取或不當使用的風險。專家分析,國家安全防護不僅僅限於網路平台,實體裝置與車輛等物聯網設備也亟需受到足夠保障。此舉再次顯示出國家層面對資安風險的全面關注與全方位防護意識。

總體來看,2024年7月8日的資安新聞呈現出多元且交織的攻擊威脅與防護挑戰,從金融系統的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發,到跨平台勒索軟體、殭屍網路病毒以及針對電子商務平台的側錄攻擊,各個層面都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面對這些風險,業界專家一致認為,只有透過跨部門協調、持續研發安全技術以及加強使用者教育,才能形成堅固的防禦體系。未來,除了被動應對外,更應該強調主動防禦與風險預防,通過科技創新與政策引導,將資安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內。這也正是當前全球以及本土資安防護所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