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全球資安領域再度引發廣泛關注,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導一連串的安全事件與新趨勢。從惡意程式的隱藏手法、跨國間諜行動,到國內外政府與企業在資安防護、數位治理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上的創新舉措,這一天成為了資安產業多面向發展與防護意識提升的重要見證。
首先,資安院針對近期偽冒PDF捷徑檔隱藏惡意程式的攻擊手法發出示警,提醒企業與個人應提高警覺。由於攻擊者利用PDF捷徑檔格式偽裝成正常文件,以誘使用戶打開從而執行隱匿的惡意程式,此一技術日益成熟,也使得傳統防護措施面臨挑戰。專家指出,應對此類攻擊,首先要加強文件來源的信任驗證,另外,運用最新的文件掃描和隔離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潛在風險。企業不僅需要更新防毒軟體,更需進行多層次防護,確保網路安全生態系統的完整與穩固。
此外,針對國際間諜行動的報導中,資安日報指出,中國駭客近期針對歐洲及中東的電信業者發起攻擊,進行網路間諜行動。這些駭客利用高度隱蔽的技術手法,在跨國資訊通訊領域中進行滲透與資料竊取,其背後的動機與目的頗具政治、經濟考量。專家分析,這顯示出全球網路安全環境日益複雜,跨國資安合作與情報共享成為重中之重。歐洲及中東多國政府已開始加強對此類攻擊事件的追蹤與防禦,並呼籲全球網路安全社群共同面對新挑戰,以建立更安全的資訊交流機制。
在國內部分,AI應用與資安防護的融合也引起業界熱議。中市建設局主動辦理教育訓練工作,強調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資訊防護能力,從而防止攻擊事件發生。這類培訓不僅針對技術專家,更進一步推動基層人員對數位安全的認識,逐步構築起全方位的防護網。政府部門藉由這樣的實務操作與知識傳遞,希望能在未來的數位轉型中,化解因技術創新而引起的新型資安挑戰。
同日,國合會宣布協助聖露西亞導入國際資安標準,意在共築可信賴的數位治理基石。這一舉措不僅彰顯出台灣在國際資安合作中的領導地位,更促進了全球跨地域數位治理體系的完善。透過推動符合國際標準的資安策略,各國能共同面對網路威脅,建立起更有彈性與可信賴的資訊環境。
而在學術與技術交流方面,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學院於今日舉辦的IIHMSP國際研討會中,聚焦全球智慧科技創新,討論如何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及資安防護結合,促進科技發展與日常生活的高度融合。與會專家們深入探討未來技術走向,強調資安已成為技術創新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在保證基本網路安全的前提下,智慧科技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
不僅如此,竹美館在北區舉辦的飲食文化新風景對話論壇,也將創生、食農及智慧科技完美結合。論壇中,多位業界專家提出,數位科技不僅影響著企業運作,民間文化創生與產業升級同樣需要高度的數位韌性作支撐。藉由引進智慧科技,地方產業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市場動向,將創新與傳統文化融合,實現飲食文化與科技創新的雙重提升。
在國際間合作及技術展演方面,第7屆臺捷科技日在歐洲舉行,會中聚焦於雷射科技、人工智慧以及資訊安全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提供一個跨國技術交流的平台。活動不僅吸引了來自兩國的業界大咖,也促成了許多前瞻性合作計畫,展示出資安與高新科技在全球範疇內的緊密聯繫與快速進步。
另一方面,國內政要也高度重視資訊安全議題。在今日的新聞中,副總統明確強調,資安韌性是全體國民的共同責任。面對不斷演變的網路攻擊與潛在安全威脅,各個政府部門與企業需加強合作,共同構築起一個安全穩固的數位防線。這一觀點在近期的多項政府採購數位韌性計畫中得到了具體體現。例如,2025創新資訊應用展示在台北盛大登場,不僅展示了最新的智慧防護技術,也進一步探討了政府數位轉型過程中資安防護的重要議題。
企業界的資安防護也持續進化。WithSecure唯思安全日前發布的新聞揭示,其在企業防禦力方面透過整合EPP與EDR,成功提升了企業對抗進階惡意攻擊的能力。這一做法代表了現今企業資安策略的趨勢:不僅依賴單一防護措施,而是藉由多層次、多工具的整合防禦機制,打造出全面且協同的安全體系。而另一份來自Forrester的報告則指出,趨勢科技在網路分析及可視性領域表現出色,顯示出企業在面對資安威脅時,整合式安全防禦正成為行業中的主流。該現象不僅促使市場上不同安全方案的競爭,也推動各大廠商不斷創新技術,力圖在日益激烈的資安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從股壇傳來的消息顯示,資安技術與金融市場之間的相互影響日益明顯。中信國際電訊在近期發布的消息中提及,其訊息傳遞的準確度達7.7厘,這種高飛策略不僅顯示出資安技術對於金融市場的正面效應,更代表了資安與金融風控之間逐步建立的信任機制。市場專家認為,隨著資訊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金融投資也將從中獲得更穩定的收益保障。
在醫療領域,資安韌性同樣成為了保障醫療品質的重要關鍵。網管人近日報導指出,隨著醫療數位化轉型的不斷推進,醫院和診所面臨的數位威脅愈加多樣化。不論是醫療資料外洩或是網路攻擊,都可能對病患的隱私與診療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加強醫療資訊安全防護,成為提升整體醫療品質、確保病患安全的必由之路。各界專家均建議,醫療機構除了引入先進的防禦技術外,更應推動全員資安教育,確保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能識別並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風險。
綜觀今日的資安新聞,不難發現,在全球與國內各領域,資安防護已逐步從技術層面轉向國際合作、跨部門協同、以及產學研整合。無論是惡意程式攻擊的變化、跨國網路間諜行動的愈演愈烈,或是政府與企業在策略、技術、教育上的全方位佈局,都顯示出面對網路威脅,唯有打破單一防線、搭建完善的資安生態系統,方能在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中守護社會根基。未來,我們期望能看到更多國際及跨領域的合作,以共同推動資安技術的進步及創新,進而打造一個更安全、更穩健的數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