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全球資安領域再一次迎來多項重大消息,從針對開發者工具的自我散布蠕蟲攻擊,到各項國際及區域性的資安合作計劃,一連串的動態顯示出現今網絡環境下防禦與合作的重要性。首先,著名的資安團隊發現,一款名為GlassWorm的蠕蟲正針對全球眾多VS Code用戶展開攻擊。這種具備自我散布能力的惡意軟件,不僅在開發者常用的兩大市集中橫行,更利用漏洞穿透防護措施,對編輯器環境造成潛在威脅,由此引發開發者社群的廣泛關注。專家提醒,開發者與企業應立即檢查並更新其VS Code環境,以防止系統被侵入、資料遭竊,並加強對應用程式的即時監控與漏洞修補機制。
另一方面,來自蘋果仁的報導指出,近日普發一萬網站上線的同時,詐騙集團也趁虛而入,利用結尾為.gov的虛假網站以及發送含有“111”簡訊的方式,企圖誤導使用者落入詐騙陷阱。這一現象再次提醒大眾,面對政府、公共事業等關鍵領域網站與短信訊息,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專家建議,民眾在接收到此類訊息時應仔細辨認官方認證標誌,切勿隨意點選或回覆,確保個人及重要資料不被惡意篡改或盜用。
此外,Check Point Software發佈的《製造業安全報告》顯示,台灣目前已成為亞太區域內一個頗具攻擊熱點的國家,尤其是製造業環節。報告中詳盡分析了當前供應鏈中的各種漏洞與攻擊威脅,並指出隨著工業4.0及物聯網的迅速推展,智慧製造系統受到的攻擊風險也隨之上升。專家呼籲相關企業應盡快調整資安策略,提升防禦設備與內部安全機制,以降低可能帶來的重大經濟損失以及產業信譽風險。
與此同時,台灣副總統在公開場合表示,深化全球夥伴間的連結、加強資安合作乃是台灣打造「資安堅韌之島」的重要步驟。副總統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網絡攻擊威脅,政府必須與國際專家及企業攜手,共同提升跨國合作與情報分享,從而為國家及企業建立一道牢固的數位防線。這一言論無疑為台灣未來在國際資安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此外,專家針對AI技術應用中潛藏的資安風險也提出警告。隨著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使用,許多背後的算法與數據處理流程可能存在敏感資料洩露的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業界內部紛紛推出包含資料防護、權限管理、異常檢測等四大貼士,提醒企業在導入AI技術前必須做好全面的風險評估與防範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避免技術濫用,更是保護用戶隱私的重要環節。
在技術與產業合作方面,台捷科技日前在日常交流活動中宣布,將與雷射科技及國科會進一步深化合作,針對人工智慧與精密雷射技術進行跨領域研發。這一舉措一方面彰顯了產學研三方在面對新興技術時攜手合作的決心,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未來資安防護技術將更加依賴高科技含量的跨領域融合與研發。國際間資安與科技合作的不斷深化,有望在未來為市場帶來更為全面和先進的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另一則令業界振奮的消息來自國內,林佳龍在榮邦計畫中再創佳績。國合會近日協助聖露西亞培訓資安人才,為該地區的網絡安全建設注入新鮮血液。謝佩芬也於活動中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整合國內外資源,以建立起完善的資安人才培訓體系,進一步提升區域內的網路防護能力。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人才是最具競爭力的資產,而專業人才的培育與引進,無疑將成為台灣乃至全球資安戰略的重要基石。
同時,數字辦與HKCERT正式攜手啟動「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聯動計劃」,以期在面對日益複雜的網絡攻擊時,可以藉由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模式,迅速進行情報交流及事件應對。這項計劃不僅有助於縮短從攻擊發現到反應處理的時間,更能在各大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間形成一個穩固的合作網絡。在全球資安威脅不斷升級的時代,共享情報和資源協同防禦,已成為各國與企業共同應對網絡風險的一項關鍵策略。
最後,國際知名資安企業Sophos推出了新一代ITDR(Identity 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解決方案,專門針對日益猖獗的身分識別型攻擊進行防禦。隨著企業數位轉型的不斷推進,以及身份盜用事件頻傳,Sophos的這一產品為企業提供了更為精密的實時監控機制與威脅掃描功能。專家指出,面對身份識別攻擊,不僅需要技術上的防禦,更需在制度與管理上同步提升,才能真正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屏障。
綜合以上多項消息,今日的資安報導不僅涵蓋了技術性攻擊事件與相關的防護措施,更反映出全球資安生態中合作與創新的趨勢。從GlassWorm蠕蟲襲擊VS Code用戶,揭示了軟件安全漏洞的危機,到Check Point報告中台灣製造業成為攻擊熱點,再到政府部門與產業界聯手建立多層次防護網,這一連串信息都在告訴我們:在數位化的今日,網絡安全不再是一個單一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牽動國家安全、產業發展與社會信任的系統性挑戰。各界專家呼籲,未來無論面對如何快速演進的網絡攻擊手法與複雜的安全威脅,都應從政策、技術、人才與跨國協作等多個角度出發,建立更為完備的全球資安防護網,共同迎接數位時代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