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全球及台灣資安界再掀一波創新與調整浪潮。從業界大會現場、跨國企業技術策略到新興漏洞的發現與對策,今日的資安新聞無不顯示出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時代下,資安防護正迅速朝向更加全面與智能化的方向演進。
首先,華擎旗下的東擎科技在本日於台北舉辦的資安大會中,以攜手工研院展示FDO技術,展現其在快速增長的獲利背後的技術實力。去年獲利增長超過兩成,顯示該公司不僅在硬體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更在資安技術應用中積極佈局。此舉同時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從實際案例出發展示如何藉由新技術推動安全邊緣AI應用,以滿足數位化轉型與零信任安全防護的需求。
全球視野下,Zoom北亞負責人今日指出,未來工作模式將更側重人工智慧代理服務,並推出名為#AI Companion的新產品理念。該產品旨在通過AI技術協助員工在虛擬會議、企業協同作業中提升效率,這不僅代表了企業數位化進程中的新趨勢,也意味著網路安全領域內,與AI相關的風險評估將成為重點關注議題。
此外,趨勢科技在台灣資安大會上闡述,企業開發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應用時,必須全程檢視風險。該公司推出的LEARN方法論,提供了從系統設計、開發到部署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檢測與風險管控方案。這一策略的推出,可望為企業在利用生成式AI技術發展新應用之餘,提前做好防範措施,防止因技術創新而產生的新型攻擊手段。
在人才培育方面,政府與業界聯手推動的資安人才培育計畫持續火熱。本日相關報導顯示,共有15門課程模組吸引逾2萬人次參與,這不僅反映出市場對資安專業人才的不斷需求,同時也標誌著資安防護從技術研發到實戰技能都正快速提升,形成一條從技術人才培養到企業落地應用的完整鏈條。
針對生成式AI如何改變資安局面,Google Cloud的資安主管在今日的論壇中提出,企業應該借助其7大防禦策略,進一步提高在AI時代中的資料與運算資源防護能力。從加強網路流量監控、防範針對AI模型的反向工程,到利用跨域多層次驗證機制,每一項措施均突顯出面對複雜威脅場景的必要性。
台灣資安大會現場也不乏其他前沿技術展示,例如東擎科技展出的安全邊緣AI應用,正逐步整合物聯網、邊緣運算及即時風險分析,以應對日益多變的網路攻擊模式。外加國際間對資安風險的嚴密監控,促使企業更新內部資安標準,部分金融監管單位與銀行公會已經開始依據最新的認和科技陸資爭議,加強對資安規範的檢視與要求。
另一方面,針對開源平台和基礎設施的安全性,PHP核心執行環境近日進行了一次深入的稽核,揭露了多項漏洞,這一發現對PHP-FPM及加密模組的安全性提出了警示。業界專家呼籲,開發者和系統管理者必須及時更新相關組件,以免漏洞成為未來攻擊者的入口。
同時,MITRE日前宣布將停止維護CVE等多項專案。部分觀察者認為,此舉與政治因素以及川普大幅削減行政預算直接相關。CVE與CWE專案的合約即將到期事件,也引發了社群對於如何傳承與完善漏洞資料庫的熱烈討論,企業與資安研究機構在此情勢下需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保證資訊透明與風險即時通報。
在威脅面前,針對冒牌電腦版Line針對台灣市場的攻擊報導也引起廣泛關注。專家警告,這類釣魚攻擊可能會導致使用者電腦被植入木馬程式,進而危及重要數據與個人隱私,因此用戶在下載及安裝來路不明軟體時,必須提高警覺。
全球政經變動下,川普政府大幅砍減行政預算,除了影響到內部管理,也對安全相關專案造成波及,其中CVE與CWE合約本周到期,令跨國安全專家和相關企業紛紛關注未來如何保障並延續漏洞公告與資安標準。這也凸顯出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對科技業的潛在影響,並提醒我們在面對全球供應鏈和資訊安全防護時,需提前規劃跨境合作與資金保障策略。
在領導力與策略層面,CIO Taiwan今天提出AI時代必備的7大領導技能、2大優先事項與5項實施步驟,強調只有具備前瞻性思維與協同管理能力的企業,才能在這一高速變革的時代中脫穎而出。與此同時,國際秩序的動盪與川普風暴的連鎖效應,也給科技業與安全產業帶來諸多挑戰,促使各大企業重新思考在全球戰略佈局中的資安投資與風險管理模式。
亞洲規模最大的資安盛會CYBERSEC 2025於南港展覽館隆重舉行,各國專家及資安領袖齊聚一堂,交流最新技術趨勢與防禦策略。不僅有前線發言,也有多家企業展示了最新的產品與創新技術,如Crazy Hunter團隊近日報告已協助多家台灣企業成功防禦黑客攻擊;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則推出全新虛擬私有雲與邊緣部署選項,進一步填補企業在多雲環境下的安全管理需求。
網路效能與高防護需求的市場腦動正日益加劇,NETSCOUT與力麗科技的代理合約簽署亦成為今日一大亮點。雙方攜手建構最佳網路效能,並致力於抵禦最強網路攻擊,確保企業網路環境的高效運行與穩定安全。與此同時,Innovenx持續挹注多雲管理助力,加速棋苓在AIoT應用服務版圖上的擴張,為數位化工業革命提供堅實技術支持。
最後,前資安院副院長吳啟文在資安大會上強調,企業在積極導入AI應用的同時,也必須將資安防禦範疇擴及到AI風險管理,不可僅停留在傳統防護層面。實現AI賦能的『智慧』製造、示範零信任資安AI工廠的概念更成為各界探討的熱門話題。企業和研發團隊正共同致力於打造一個既能創新又能有效防禦多重威脅的資安生態系統,從而保護數位經濟的未來發展。
綜上所述,今日資安新聞全面展示了從技術創新、產業合作到政策調整的多維度發展。隨著全球數位轉型浪潮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日益成熟,資安領域無疑將迎來更多突破與挑戰,而如何在這波浪潮中有效平衡創新與安全,將成為企業與政府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