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各項資安新聞陸續登場,呈現出一幅跨足政、商、技術與產業應用的多元局面。從全球科技大廠的創新動向到新興的駭客攻擊手法,今日的新聞不僅揭示了未來資安威脅的多樣化,也反映出政府與企業在推動人工智慧應用、網路安全防護及產業整合等議題上正積極迎接挑戰。

首先,在人工智慧與軟硬體整合方面,鏡新聞報導指出臺灣正藉由軟硬體整合創造新契機,進一步推動AI產業全球鏈結與軟體創新,力爭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台上取得領先地位。此篇報導著重於臺灣在技術創新和國際網絡合作上的優勢,也反映了區域資訊安全日益與全球連結,更加強化了產業發展與安全防護的必要性。

與此同時,信傳媒發表的《思想坦克》專題文章,呼籲立法院加快審查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並指出草案中應納入網路安全環境、社會治理與ESG策略等核心議題。該報導認為,隨著AI技術在各領域迅速滲透,立法機關必須及早規範相關應用,既保障公眾資訊安全,也促進企業在遵守環保與社會責任的同時持續創新發展。

在全球駭客攻擊事件方面,資安人科技網持續傳出多項重要資訊。泰國一名政府官員近日遭遇後門程式Yokai的攻擊,駭客利用DLL側載技術成功入侵目標系統,這一事件再度提醒各界對於軟體供應鏈安全的重視。與此同時,另一篇來自資安人科技網的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資安威脅演變趨勢中,物聯網(IoT)的安全問題將成為暗網研究的重大隱憂。多數物聯網裝置因缺乏足夠的防護機制,容易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進而引發更大範圍的資安事件。

此外,針對工業OT(運營科技)資安挑戰,奧登資訊與TXOne近日攜手合作,為客戶提供針對化的解決方案。雙方結合強大的技術力量,不僅在監控與防禦流程上做了深入整合,也借助大數據與風險評估模型提供更為精準的威脅預警,協助企業在面對日益複雜的網路攻擊時更有彈性地進行防禦。

中國駭客組織APT41也再度出現在資安圈的焦點新聞中,其針對其他駭客團體發動攻擊,且報導中提及新出現的PHP後門程式“Glutton”,這種新型後門程式利用弱點實施滲透與橫向移動,讓安全專家們對現有防護措施的重要性倍感警惕。另一則來自iThome Online的報導則指出,韓國企業近日遭遇中國駭客組織Tidrone利用ERP軟體漏洞進行攻擊,進一步凸顯企業資訊系統中ERP系統的安全性急需加強。

國際上一些知名資安廠商也在不斷加強產品安全與系統整合。Pala Alto Networks日前展示了其資安平臺產品發展趨勢,產品陣容中不僅陸續納入雲端SIEM(安全資訊與事件管理)功能,還嵌入了企業瀏覽器技術,強化了針對網路威脅的整體防護能力,進一步提升跨平台網路安全監控與防禦效能。

在場域之外,智慧台中論壇也備受矚目。該論壇將於明年2月舉辦,邀集國內外資安與AI領域的專家大咖,共同探討AI資安永續發展與最新趨勢,從技術研發、法規制定到產業應用進行深度對話,希望以全面的視角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安全升級與智慧轉型。

另有來自科技島的報導引起金融業界關注,Google Willow量子晶片與比特幣之間的關聯研究,被視為解密未來金融科技及資安防護之關鍵。此外,美國CISA近日也發出示警,指出Windows內核存在嚴重漏洞,並已有實際攻擊利用的案例,這給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系統用戶敲響了警鐘。同時,Google亦揭露了Qualcomm DSP驅動程式中的六項安全漏洞,這些漏洞影響到了數百萬Android設備,對於行動裝置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脅,其防範與修補工作刻不容緩。

在面對未來資安環境的迅速變遷,各界除了持續關注前線技術的更新之外,相關教育課程也同步跟上趨勢。經濟日報報導,TCIC公布了2025年一月針對CMMC與ISO42001主導稽核師的新課程表,這些課程旨在提升企業資安防護與稽核能力,幫助企業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資安管理系統。

最後,一篇來自方格子的專題文章則從旅遊安全的角度出發,闡述「威脅情資」在旅遊中的應用。該報導依據CNS 27002:2023控制措施5.7,探討如何預知風險、提前規劃,並在行前做好風險評估及防範措施,以確保遊客能夠安然無虞地享受旅程。這不僅是一個對資安專業領域的延伸,更體現出隨著全球互聯網普及,網路安全已經滲透到了生活各個層面。

綜合來看,今日的資安新聞呈現出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圖譜。從跨國企業與科技新創的產品創新,到政府法規及產業倡議;從新型後門程式與內核漏洞的實際威脅,到針對物聯網與ERP系統的安全攻擊;以及即將召開的專業論壇與教育推廣活動,都共同構築出當前網路安全的複雜生態。在這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未來的資安防護將不僅依賴技術的更新與迭代,更需要跨領域合作與整合,才能有效應對日益增長的威脅與挑戰。這也正是所有政府、企業與安全專家當前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