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2025年3月26日,全球及台灣資安領域大放異彩,在新技術與跨界合作的推動下,各項資安動向頻傳佳音與挑戰。本日多家媒體陸續報導了眾多與資安相關的大事件,從台灣最大AI博覽會的盛大開展、企業級多因素身分認證(MFA)的推廣,到利用AI技術進行網路犯罪的新模式、微軟無縫整合Security Copilot等,構成了一幅多元而豐富的資安全景圖。以下將針對今日各項重要資安新聞進行詳細總結與解析。
首先,台灣最大規模的人工智慧博覽會——「AI EXPO Taiwan 2025」,在今日隆重揭幕,吸引了業界內外的廣泛關注。這場活動不僅象徵著人工智慧應用的高速成長,也代表了AI與資安的密切關聯。參展企業及相關單位齊聚一堂,展示最新技術產品與安全防護方案,並探討如何在日益變化的全球環境中應對可能的網路威脅。業界人士指出,此次博覽會不僅為AI技術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時也讓資安防護成為焦點,強調了在推動新技術浪潮時,必須從安全角度出發,避免技術發展帶來的潛在資安風險。
在企業資訊安全推動方面,來毅數位今日正式推出全新的多因素身分認證(MFA)產品。這項技術的發布,被視為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安全加碼手段。隨著資安威脅不斷升級,單一密碼驗證日益難以應對現代網路攻擊,因此多因素驗證藉由結合密碼、實體Token或生物辨識等多重驅動,有效降低身分盜用及帳號入侵風險。經濟日報報導指出,這一創新舉措將成為大型企業在數位轉型時的一把安全定海神針,確保資通安全,進一步推動企業整體防禦體系的革新。
在市場競爭策略方面,安碁資訊亦引起市場熱議。該公司針對AI時代下日益暴增的資安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致力於利用先進技術優化安全防護系統。據LINE TODAY報導,安碁資訊通過整合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提供即時、安全的防護方案,以搶佔市場先機。這不僅是技術上的一大突破,更彰顯出企業面對新型資安威脅時,必須主動創新並與時俱進的策略思維。
另據iThome Online專訪,2025年臺灣資安大會講師探討了網路犯罪如何利用AI技術創造全新商業模式。網路詐騙、間諜攻擊等犯罪手法正隨著AI技術的滲透而日益智能化。專家表示,犯罪集團在攻擊方式上創新滲透,讓原本以“粗放型”攻擊向“精細化”演進。這要求政府、企業與國際社群必須建立更嚴謹的監控與防禦機制,並藉由合作研究防範機制,阻斷網絡攻擊產生的新變種與新手法。
在資安工具與平台的發展上,微軟今日也登上新聞頭條,其最新推出的Security Copilot無縫整合在Chatbot應用中,目的在於提供更快捷的安全事件響應和資安查詢服務。這一舉措不僅展示了企業在AI與資安交匯點的創新思考,也意味著未來資安運維和風險評估將更多地依賴於人工智慧的輔助。科技新報的報導中提到,Security Copilot的推出,將大幅降低安全團隊在應對突發事件時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成為新一代資安防護的中樞工具。
然而,資安威脅也在不斷演變,有消息指出,由駭客組織Earth Lusca操控、聽從中國資安業者安洵指令的網路間諜活動近日再度引起業界警覺。iThome Online報導中提到,這些組織採用複雜的攻擊手法長期滲透目標系統,竊取關鍵數據,進行情報交易。這一現象提醒各國政府與企業,必須重視跨國網路間諜活動的防範,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這類跨境網路犯罪行為。
針對網路詐騙問題,我們也看到政府與科技巨頭攜手於校園識詐宣導活動中聯合推出防詐新對策。由數位發展部與Google、LINE、Meta及YTR等公司共同合作,積極普及防詐知識,並設計一系列針對年輕族群的識別詐騙工具。科技島報導這項消息指出,透過多管齊下的教育與宣導,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們的防詐意識,同時也為整個社會建立起一個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另一項企業消息中,富智捷在車用資安領域獨占鰲頭,榮獲ISO/SAE 21434認證,這項認證標誌著其產品在車用網路安全、風險管理及資料保護方面達到國際標準,為智慧車聯網時代先鋒站穩腳步。企業在打造安全車載系統的同時,也展現出對未來智慧交通安全保護的堅定信心。
同日,德知士資訊更進一步與全球知名資安公司Bitdefender強強聯手,共同在台灣資安大會上亮相,雙方將針對歐亞資安市場展開深入合作。這種跨國界的資安合作,不僅有助於提升產品整體防護能力,更能在面對跨境攻擊時,迅速共享情報、協同防禦,成為資安防線中的重要一環。
此外,F5在全球數位轉型浪潮中也不甘示弱,宣布任命林志方為台灣區總經理,這一舉措標誌著F5將在雲端資安與AI驅動應用的交付上加速布局。網路資訊雜誌的報導中提及,林志方的新任務將聚焦於推動雲端安全解決方案與新一代技術融合,期望在面對日漸複雜的網路攻擊格局中,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多層次的安全防護策略。
在地區發展方面,超微公司選擇在沙崙落腳,進一步將台南打造成為AI發展的重要核心。根據好房網News的報導,這一策略不僅促進了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為台灣資安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技術與資安的深度結合,將使整個生態系統更加完善且具備競爭力。
科技研發方面,匯智公司日前發布了自主研發的WAP晶片,此舉被視為向後量子密碼(PQC)資安新紀元邁出的一重大步伐。透過與資策會的強力合作,未來具備後量子計算能力的安全通訊產品將進一步問世,為應對量子時代可能帶來的密碼破解問題提供技術保障。蕃新聞的報導強調,這種技術突破不僅鞏固了台灣在資安技術研發上的領先地位,也為全球資安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另外,網路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喬山健康科技近日遭受到駭客組織的襲擊,疑似由名為CrazyHunter的勒索軟體所發起。據民視新聞網的消息,該事件已造成一定程度的系統停擺與資料加密,事故發生後,公司正積極聯絡專業資安團隊,進行搶修與後續調查。這起案件再次強調,在醫療與健康科技領域中,資安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並提醒所有企業必須做好充足的防護與應急準備措施。
最後,NVIDIA在AI技術研發上再度創新,其開源的Dynamo函式庫近日正式上線,目的在於進一步加速及擴展AI推理模型的開發和應用。根據iThome Online的專業解析,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大幅降低AI應用的入門門檻,更讓從業者能夠在更短時間內構建並運行高效、安全的AI系統,從而推動整個產業在技術應用上的突破與革新。
綜觀今日多項資安新聞,不難發現,從政府到企業,從硬體到軟體,從產業合作到技術研發,各界正以多元而且積極的姿態應對不斷演變的資安威脅。人工智慧、量子密碼、跨國聯防等新技術和新理念的運用,正引領著一場全新的資安革命。專家指出,未來的資安防護將不再僅僅依靠單一技術,而是需要跨界整合——不論是公共部門、產業界還是學術機構,都需要攜手並進,共同構建一個更為堅固的資安防護網。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複雜、更隱蔽的網路攻擊,這種跨界合作和技術整合將成為企業和政府抵禦網路威脅的重要依靠。
總而言之,2025年3月26日的資安新聞彷彿是一面多棱鏡,展示了從技術創新到實際應用、從市場競爭到國際合作之間的緊密聯繫。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產業界對資安防護日益嚴峻挑戰的清醒認識,也彰顯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只有不斷創新、積極合作、全面提升防護機制,才能在資訊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隨著技術浪潮的不斷洶湧與資安風險的日益複雜,相信在未來,我們將見證一個既充滿挑戰又蘊含無限機遇的資安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