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
2025年6月24日,全球資安領域再掀波瀾,從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的創新服務到多起國際網路攻擊事件,再到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與傳統金融業轉型種種議題,今日的資安新聞呈現出一幅多元且錯綜複雜的景象。各家媒體從技術漏洞、攻擊手法、雲端安全到AI駭客策略,紛紛提供了深入且專業的觀察與剖析,以下是記者根據各大資安新聞來源整理出的詳細綜合報導。
首先,位於新聞前線的公視新聞網PNN報導指出,一場以數位認證換取虛擬貨幣的創新服務,近日在市場上掀起熱議。然而,該服務在推出後迅速遭到相關單位的質疑,因其涉及大量個人資料處理,進一步被數位發展部點名違反《個資法》。政府部門指出,此舉可能讓使用者在未充分知情的情況下洩露敏感資訊,未來有可能對此類商業模式進行更嚴格的監管。該事件啟示業界,創新與合法性之間必須尋求平衡,既要推動新技術的應用,也必須保障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未來相關單位預計會與業者展開溝通及專業評估,進一步完善技術規範與法制補充。
此外,資安專業媒體iThome的《資安日報》報導,中國駭客團隊利用ORB網路LapDogs作為戰略性的攻擊平台,近日展開了針對亞太地區多個目標的網路攻擊行動,而台灣更是這次網攻中的重點鎖定目標。報導中提到,攻擊者藉由精密的滲透手法及多階段佈署,企圖從弱點中竊取關鍵資訊,進一步破壞企業與政府機構的運作。此舉引發台灣與其他受影響國家安全單位的高度關注,並加速了對網路防護策略重新調整與強化的緊迫進程。專家指出:攻擊手法不斷翻新,對抗網路攻擊已不再只是單一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到國家安全與國際政治角力的複合考量。
另一方面,美國知名銀行攜手OPSWAT推出了雲端存儲安全解決方案,旨在因應金融業上雲的趨勢。iThome報導中詳細分析,隨著金融服務日益依賴數位化與雲端運算,資安防護的重心亦由傳統防火牆、入侵偵測轉向更精細的數據保護與全景式監控。OPSWAT Cloud Storage Security利用先進的加密與行為分析技術,幫助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及時預警潛在威脅,確保雲端環境中的數據完整性與機密性。此一趨勢反映出,未來金融業不僅僅追求效率與數位轉型,同時也必須投入大量資源與技術來應對來自各方的新型網絡威脅及數據洩露風險。
從企業運營角度看,IBM近日針對旗下SIEM平臺QRader發現的重大層級漏洞,已迅速發布修補程式。iThome的資安記者警告說,這一漏洞若不及時修正,攻擊者便可藉此獲取系統中的任意指令執行權限,對企業內部網絡構成極大威脅。面對此類漏洞,IBM強調與全球合作夥伴保持了緊密聯繫,並呼籲所有用戶盡快升級至最新版本,以避免成為惡意攻擊的潛在目標。此事件亦再次提醒各大企業與組織,資訊系統安全防護必須常態化、及時化且檢測更新,以抵禦日新月異的攻擊手法。
在另一金融業的新動態中,台灣本土銀行三國銀行首次試辦虛擬資產保管業務,採取兩大保管策略,分別針對線上與線下資產進行安全分離管理。CIO Taiwan相關報導指出,隨著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金融機構正逐步進入一個「數位資產時代」。試辦計畫中,三國銀行不僅引入了先進的加密技術,更和業界領先的保管技術供應商展開合作,試圖通過多層次、多重驗證的方式提升保管安全性。該舉不僅有助於提升消費者信心,更預示著傳統金融體系與創新數位經濟間新的融合契機。
跨足資訊攻防前沿,人工智慧(AI)的應用在資安領域既帶來創新,也引發新的風險。科技島報導揭露,駭客利用AI技術,大幅提升垃圾郵件的製作精度。這類高擬真度的垃圾郵件在語氣、文筆及格式上都極為接近真實商務信件,使得使用者在辨識真偽時難度驚人。AI驅動下的垃圾郵件攻擊,不僅擴大了網路釣魚的範圍,也讓傳統的濾信技術面臨極大挑戰。專家指出,未來的資安防護必須在機械學習、模式識別與人力監控的結合下,採取多層防護措施,以減少誤判與漏判的風險。
資安界近期另一引人注目的事件,來自iThome的報導顯示,知名的攻擊集團Banana Squad近期乘虛而入,透過GitHub平台釋出67個攜帶木馬的專案,企圖從軟體供應鏈中竊取開發者資料。此次攻擊事件不僅再次暴露了全球開源社群與軟體開發環境中潛藏的安全漏洞,也讓業界對軟體供應鏈的完整性與可信度產生了擔憂。開源社群必須展開更嚴格的審查機制與漏洞掃描,同時相關平台也需要建立更高效的防護機制,防範類似攻擊再次發生。
在國際資安攻防層面,加拿大一家電信業者也近日意外遭受了Salt Typhoon系列攻擊的波及。根據iThome的分析,該攻擊雖然未造成大規模系統癱瘓,但其精密設計與深度滲透引發了業界強烈關注。此次事件再次證實,面對跨國攻擊與眾多攻擊集團的輪番出擊,無論是電信、金融還是其他關鍵基礎設施領域,都不能對資安防護產生絲毫懈怠。國際間各大資安專家與研究機構正積極分享技術對策,期望能構建起更為牢固的網路安全防線。
同時,全球技術業者也在不斷現身說法,討論新技術如何在資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Check Point策略總監近日接受《電腦領域HKEPC Hardware》的專訪,深入剖析了當前AI主導的網絡攻防形勢與混合網絡安全架構。他指出,隨著AI技術成熟,其在偵測異常流量、預測攻擊行為方面展現了巨大潛力,但同時,攻擊端也能利用AI發動更加隱密與具破壞力的攻防對抗。因此,未來網絡安全建設應該採取發展混合架構,在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防護手段之間形成有效互補,以提升整體防禦能力。
最後,位於日本東京舉行的Interop Tokyo 2025展會上,A10 Networks憑藉其在安全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獲得了兩項最佳展示獎,分別為安全(高效能)類別與安全(AI專用)類別。此項榮譽不僅是對A10 Networks技術實力的認可,也展示了全球資安產業在高效能與人工智慧領域中的突破性進展。對於參展廠商而言,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不斷融合創新與高技術水準,才能更好地應對來自外部的多重挑戰。
綜合以上各項新聞事件,可以看出今日的資安領域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與激烈對抗的轉型時期。從政府對個人資料保護的嚴格監管,到跨國網攻與軟體供應鏈竊取,再到AI技術在垃圾郵件製作及網絡防禦上的新應用,每一則報導都反映出當前網路世界中所面臨的多維度挑戰。資安專家們呼籲,面對這些複雜多變的攻防情勢,企業、政府機構與個人用戶必須提高對資安風險的警覺,並採取多層次、多角度的防護策略,以因應未來愈加嚴峻的網絡攻擊環境。
此外,從大型企業如IBM、A10 Networks的技術應對,到金融機構與傳統銀行在新技術上的積極轉型,每一個案例都說明資安領域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技術競賽,而是一場牽動國家安全、企業命脈與消費者信心的全局性戰役。未來,我們預計會看到更多新型態的合作模式,也將有更多跨國防禦聯盟與專業機構共同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威脅。這要求各界不僅在技術上持續創新,也在政策與法律層面上不斷完善,確保整個數位社會能在快速變革的同時,維持必要的安全保障。
總結今日資訊,無論是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試點、雲端安全防護的提昇、漏洞修補事件,還是針對銀行與電信巨頭的跨國攻擊,都清楚地反映出資安形勢正日益複雜化與高智能化。面對未來無法預測的攻擊與潛在風險,各界必須加大投入,積極合作,從技術研發、法律規範到風險管理,建立一個更為堅固與靈活的資安防線。唯有如此,才能在這個數位革命浪潮中,既保障資訊安全,又推動科技與經濟的雙向發展。
當前的資安產業正迎來史無前例的變革時刻,新聞中透露出的每一個訊息都警醒我們:數位世界固然充滿機遇,但同時也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機。從行業巨頭到新興攻擊集團,從國家監管到跨國合作,每一環節都需要精心佈局與持續投入。記者將持續關注相關動態,為讀者帶來最新、最專業的資安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