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綜合報導】
今日的資安新聞充滿多元議題,無論是網路謠言與虛構訊息的散播、駭客利用合法軟體進行攻擊、個資外洩的嚴重挑戰,亦或是防護技術的更新與業界人才趨勢,這些議題皆在今天的各大報導中占有一席之地。從網路上激起的虛假台積電消息,到實際威脅使用者安全的網路攻擊,我們一一進行剖析,期盼能呈現一個全面且專業的資安觀察。
首先,在關於企業形象與網路訊息真偽的議題上,2025年7月2日網傳文章《如何複製台積電》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文章不但杜撰台積電內部員工的姓名,更虛構了大量不實資訊,試圖抹黑一家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企業。這類虛構訊息的散播,不僅干擾市場秩序,也讓企業形象和投資人信心受到威脅。業界專家指出,面對這種虛假訊息,正確識別來源和真實意圖,乃是當前資安戰線上重要的工作之一。媒體與企業必須攜手合作,運用科技手段和專業判斷,一同築起防火牆,避免不實資訊對市場及公眾造成廣泛影響。
在實際的技術攻擊方面,另一則消息報導指出駭客針對 SonicWall NetExtender VPN 應用程式偽造版本,以竊取安裝者的個資。近年來,隨著遠程辦公以及企業雲端服務的普及,VPN 成為企業內部連接及訊息交流的重要渠道,然而,其安全防護也面臨更大的挑戰。駭客利用偽造程式的手法,往往容易成功騙取使用者下載並安裝假軟體,從而在使用者系統中植入惡意程式,收集敏感資訊。針對此問題,專家強調企業和個人必須謹慎下載及安裝來源不明的應用程式,並定期更新軟體版本以確保漏洞被及時修補。
此外,近幾日內,個資外洩事件屢見不鮮,引發社會關注。教育部近日針對國內五大教育機構展開查辦工作,以查明個資外洩的根源及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資訊安全事件。這些機構不僅擁有龐大的學生與教職員資料庫,一旦資料洩露,將對個人隱私及社會信任產生嚴重衝擊。資安專家呼籲,除了加強系統防護外,相關單位亦應投入更多資源於員工資安意識的培訓,並定期進行安全稽核,以降低內部與外部風險。
另外,面對當前資訊戰中更具新意的攻擊手法,「提示詞攻擊」(Prompt Injection)已成為近期防護關注的新熱點。奧義智慧攜手 APMIC 推出了一款名為 XecGuard 的人工智慧防護模型,據報導其在實測中防禦效果甚至超越了知名模型如 Llama 和 DeepSeek。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駭客們也試圖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更精準的攻擊。此一攻擊方式將原本屬於對話 AI 或自動生成內容的系統加入了特定的惡意內容,進而達到操控或竊取系統內部資源的目的。專家建議,企業在部署 AI 模型時,應加強對輸入內容的審查與安全性檢測,並藉由不斷強化防護措施,克服由人工智慧帶來的新挑戰。
另一方面,與資安線索並行的是國家政策部門對於人才培育與產業推動的積極佈局。勞動部近期協助政院大力推動大南方新矽谷發展,並正式啟用了沙崙人才服務據點,這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聚焦於科技創新,更涵蓋資安產業及其他高科技領域的人才引進與技能提升。隨著資安威脅不斷進化,培養具備跨域專業能力的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從市場趨勢來看,AI 跨域求才已成為當前的一大趨勢,特別是在理工科與資安領域,新進人才往往憑藉扎實的技術基礎與創新思維擁有極高的競爭力,這也正是產業界與政府共同努力希望達到的目標。
在技術攻擊與防護新聞中,WordPress 平台近日也發現了一款高階惡意軟體,其採用多階段攻擊策略、手法隱匿且變化多端,極有可能導致訪客電腦感染木馬程式。隨著網站平台日漸成為企業交流與商務活動的重要來源,確保網站的安全性成為必不可少的一環。業界專家建議,網站管理者應定期對程式碼及插件進行檢查,並採取合適的防護工具,如惡意程式掃描器及即時入侵偵測系統,以降低攻擊成功的風險。
在資本市場方面,證交所近日表態力挺新創企業,積極推動資安及科技新創的融資及發展。此舉不僅為新創企業提供了合法且穩定的資金來源,同時也鼓勵更多投資人與企業將資安防護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共同推動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與此同時,業界人士亦表示,新創企業在面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除了應關注技術創新,亦不容忽視資安防護的投入,畢竟一旦遭遇駭客攻擊或資料外洩,其損失可能遠超過初期的研發投入。
企業人才方面的動態亦十分引人注目,一位曾經在台積電擔任高階職務的退休副總現今轉任聯發科顧問,借助其在資安、採購與生產製造等多領域的豐富經驗,成為產業界的寶貴資源。這種跨企業、跨領域的人才流動,不僅促進了技術與管理智慧的共享,也為企業間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提供了契機。業內專家認為,這不僅是個人的職涯轉型,更是當前大環境下各大科技企業如何整合內部資源、擴大產業生態的重要示範案例。
此外,今年市場上還有另一則令人矚目的消息:MESH聚達創投集團慶祝成立十周年,並積極扮演全球電子產業創新投資的重要推手。創投產業作為新興企業與科技革新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其與資安產業之間的融合更是未來市場競爭的新戰場。專家指出,在投資策略上,除了單純尋求技術創新外,更應注重企業在安全防護、數位基本建設等方面的實力,這將決定企業在面對複雜市場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
釣魚郵件依然是資安防護中的老問題,全球資訊安全公司 KnowBe4 最新發布的 2025 年第一季釣魚報告顯示,內部通訊類郵件依然是目前最具欺騙性的釣魚攻擊類型。攻擊者往往利用內部信件的權威性與可信賴性,混淆視聽進行詐騙,從而誘導使用者點擊惡意連結或下載附件。針對此現象,企業除了需建立嚴格的資訊傳遞規範外,也應定期進行釣魚測試,提升員工應對社交工程攻擊的意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隨著 AI 技術與資安之間的交集日益明顯,Cloudflare 今日隆重推出了一項新產品——Cloudy,這是一款專為簡化複雜設定而設計的 AI 主體工具。雲端服務的普及讓網路環境日趨複雜,而如何在確保便捷操作的同時保持高度安全性,正是各大科技公司努力的方向。Cloudy 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自動優化設定流程,大幅降低使用者因手動調整而可能出現的配置錯誤,也使得系統管理者能夠更專注於策略性規劃與安全性分析。專家認為,這一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有助於各企業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網路攻擊時迅速反應,也在業界中開創了智能化防護的新局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資策會軟體院的蒙以亨院長近日獲頒「傑出工程師獎」,這不僅是對其在軟體工程領域所做貢獻的肯定,也是整個資訊安全及軟體研發界的一大鼓舞。優秀的人才和領軍人物是推動產業持續進步的原動力,他們在面對技術挑戰及資安威脅時所展現出的創新與堅持,更是後來者寶貴的經驗與啟示。
綜觀今日的資安新聞,我們可以發現,從假訊息事件、網路攻擊、個資外洩,到對新一代防護技術的探索,再到企業人才與資本市場的動態,每一環節都有著深刻的警示與啟發。面對龐大而複雜的網路生態系統,企業、政府與民間各界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提高防護意識與技術水準,才能在這個數位時代中確保資訊安全與產業長遠發展。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與互聯網服務的日益擴展,網路安全挑戰將不斷演變。只有不斷更新防護機制、加強人才培育與跨界整合,才能在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各界專家呼籲,除了技術研發與防護措施外,建立一個以合作與共享為基礎的國家資安生態系,也是未來應對網路威脅的重要策略。今天的新聞報導既是當前數位防護的一面鏡子,也為未來各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